- 所在位置: 首页
- 技术文章
-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组成及应用场景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组成及应用场景
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组成: 1.光源:产生稳定且单色光的部分,通常采用卤素灯或LED。
2.样品室:容纳液体样品的容器,设计要确保光线能准确通过样品。
3.单色仪:选择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样品。
4.探测器:测量通过样品后剩余光强的部件,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或光电倍增管。
5.数据处理系统: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,并计算得出样品浓度的系统。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特点: 1.高灵敏度:能够检测极低浓度的物质,甚至达到纳摩尔(nM)级别。
2.高精确度:重复性好,测量误差小。
3.宽泛的线性范围:能够覆盖从很低到很高的浓度范围。
4.快速读数:现代光度计通常具备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,可以迅速给出结果。
5.多功能性:一些光度计可以进行光谱扫描,获取溶液的全波段吸收光谱。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应用: 1.DNA/RNA定量:测量溶液中的核酸浓度,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常规操作。
2.蛋白质分析:用于测定蛋白质溶液的浓度及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。
3.酶活性测定:监测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或产物的变化。
4.药物开发:在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估中测定化合物的浓度。
5.环境监测: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的含量。
6.化学合成:跟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变化。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注意事项: 1.样品准备:确保样品纯净无杂质,避免浑浊或沉淀影响测量结果。
2.校准:定期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校准光度计,保证数据准确性。
3.清洁维护:保持样品室和光学元件的清洁,防止污染和腐蚀。
4.波长选择:根据待测物质的吸收峰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。
5.温度控制:对于某些敏感的反应体系,需要控制样品的温度